AI 数据工厂的“信任与可视”实验室:三条策略破碎数据
0 閱讀量
通过数据工程师沈伟的尝试,讲述如何把 AI 工具输出打通、自动化产出指标,并在体验层与后台建立信任。
故事
沈伟负责对接 12 个 AI 生成平台,但在 3 个月内,他发现指标分布在 Notion、csv、BI 之间,想要交付清晰洞察非常困难。他建立了“AI 数据实验室”,把所有输出落到统一的看板、设置验证规则,最终让 PM/运营都能放心使用。
痛点 1:数据源分散 → 洞察失真
建议:用自动化脚本把工具输出(API/导出)落到统一向量库 + 日志看板。
痛点 2:质量依赖人工复核
建议:设立“数据校验流程”,只要数据不对就触发工单,结合日志与截图。
痛点 3:业务看不见价值
建议:输出“工具数据档案卡”,包含使用量/成本/落地 KPI,并定期分享。
实操结论
- 建立“AI 数据湖” + 可视化仪表盘;
- 用脚本自动把工具输出转换成指标;
- 每周一次“数据实验室”会议,把指标变成讲给业务听的故事。